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收到家书时的温暖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情。
第一句"手剥鳞缄细细看"生动展现了游子拆信时的动作细节,"鳞缄"指像鱼鳞一样细密的信封封口,一个"剥"字透露出迫不及待的心情,"细细看"则表现出对家书的珍视。
第二句"北堂垂白喜平安"点明这是母亲来信。"北堂"代指母亲,"垂白"形容母亲的白发下垂,短短七个字既交代了母亲年迈的形象,又道出了家书的核心内容——报平安。
后两句"为怜客里多霜雪,寄得衣来正及寒"更显母爱细腻。母亲心疼游子在外受寒,寄来的冬衣正好赶上天冷时节。"霜雪"既指真实天气,也暗喻在外谋生的艰辛;"正及寒"三字既写实又饱含情感,仿佛能看见母亲掐算着时节寄衣的用心。
全诗通过拆信、读信、感受衣物这三个生活片段,将母子间的牵挂写得真切动人。没有华丽辞藻,却用"剥鳞缄"、"垂白"、"霜雪"等富有画面感的词语,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白发母亲灯下缝衣、游子客舍捧读家书的情景。这种通过日常小事传递深沉亲情的手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胡仲参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