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媒
洞房深闭不曾开,横卧乌龙作妒媒。好鸟岂劳兼比翼,
异华何必更重台。难留旋逐惊飙去,暂见如随急电来。
多为过防成后悔,偶因翻语得深猜。已嫌刻蜡春宵短,
最恨鸣珂晓鼓催。应笑楚襄仙分薄,日中长是独裴回。
异华何必更重台。难留旋逐惊飙去,暂见如随急电来。
多为过防成后悔,偶因翻语得深猜。已嫌刻蜡春宵短,
最恨鸣珂晓鼓催。应笑楚襄仙分薄,日中长是独裴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猜忌和遗憾的爱情故事,用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感情中的防备与错过。
全诗以"洞房紧闭"开头,暗示这段感情始终隔着一道心墙。"乌龙"(黑狗)横卧挡门,象征无端的嫉妒成了阻碍爱情的媒介。诗人用"好鸟无需成双飞""奇花不必叠开放"的比喻,表达爱情本该自然简单,却因过度防备变得复杂。
感情像旋风一样难以挽留,像闪电一般转瞬即逝。过度的防备最终酿成遗憾,偶然的闲话却引发深深的猜疑。"蜡烛嫌夜短""晨鼓催天明"的对比,凸显相爱时光的短暂与被迫分离的痛苦。
结尾诗人自嘲像楚襄王(传说中与神女有缘无分的君王)一样福分浅薄,只能在阳光下孤独徘徊。全诗通过一系列鲜明意象,揭示了爱情中因猜忌而产生的隔阂,以及错失真爱后的怅惘,对现代人的感情生活仍具有启示意义。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