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忆赵茗香姊)
看天街、嫩凉如水,知它今夕何夕。
曲终酒醒人归去,怎遣者番岑寂。
愁默默,但屈指连宵、不鼓云和瑟。
病怀碎积。
叹心似回潮,身同残烛,百感正交集。
红楼外,猛地谁家倚笛。
一声声又悽恻。
故园杨柳依然在,报甚秋风消息。
灯半壁。
偏照得、纱幮有梦难寻觅。
窗儿渐黑,早月堕回廊,钟敲远寺,满院晓烟碧。
曲终酒醒人归去,怎遣者番岑寂。
愁默默,但屈指连宵、不鼓云和瑟。
病怀碎积。
叹心似回潮,身同残烛,百感正交集。
红楼外,猛地谁家倚笛。
一声声又悽恻。
故园杨柳依然在,报甚秋风消息。
灯半壁。
偏照得、纱幮有梦难寻觅。
窗儿渐黑,早月堕回廊,钟敲远寺,满院晓烟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在秋夜里的孤独回忆和复杂心绪,情感细腻,画面感很强。
上片(前半部分)从秋夜街景写起:"天街嫩凉如水"——街道上微微的凉意像水一样流动,营造出清冷寂静的氛围。作者不知道今天是哪一天,暗示自己沉浸在回忆中忘记了时间。"曲终酒醒人归去"——聚会散了,酒醒了,朋友都走了,只剩下自己面对孤独。接着用"云和瑟"(一种乐器)不弹奏来表现寂寞,连用"心似回潮"(心潮起伏)、"身同残烛"(身体像快烧完的蜡烛)两个比喻,把内心的纷乱和身体的虚弱写得非常生动。
下片(后半部分)突然传来笛声:不知谁家在吹笛,声音凄切动人。这笛声让作者想起故乡的杨柳,但秋风带来的消息(可能指故人变故)让人伤感。"灯半壁"写灯光只照亮半边墙壁,纱帐里的梦境难以追寻,说明想梦见思念的人却梦不到。最后时间推移到黎明:月亮西沉,远处寺庙钟声响起,院子里晨雾弥漫,碧色朦胧,用这样宁静的画面收尾,反而更衬托出内心的怅惘。
全词妙在: 1. 用"凉水""残烛""笛声""钟声"等具体事物,把抽象的情绪变得可感可知 2. 从夜晚写到黎明的时间线,展现了一个失眠人完整的心理过程 3. "心似回潮"等贴切比喻,让读者能直接体会到那种百感交集的滋味 4. 结尾的晨景描写,用宁静反衬忧伤,余韵悠长
就像我们深夜独处时,听着外面的声音,回忆往事,各种情绪涌上心头,直到天亮的体验。作者把这种人人都可能有过的感受,用诗意的语言精准地表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