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宫廷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宠姬的心态和命运。
首句“宠极多妒容”意味着这个女子因为深得君王宠爱而变得非常嫉妒,心生怨恨。她乘坐着华丽的马车,行走在金光闪闪的台阶上,仿佛她就是那备受宠爱的赵飞燕。
第二句“歘然赵飞燕,不语到日西”提到赵飞燕,这位汉代著名的宫女,用“歘然”来形容她的动作迅速和轻盈,而女子长时间沉默,一直到夕阳西下。这里暗示了女子的孤独和无奈。
“手把菖蒲花,君王唤不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她的处境,手握菖蒲花,等待君王的召唤,但往往君王迟迟不来,导致她孤独地等待。
接下来“常嫌鬓蝉重,乞人白玉钗”表现了她的娇贵和对美的追求。因鬓蝉(古代的一种头饰)沉重而抱怨,甚至向人请求换取白玉钗来装扮自己,说明她的生活富足但也充满着虚华。
“君心无定波,咫尺流不回”则揭示了君王感情的多变和不可捉摸,即使两人之间距离很近,但君王的心却像流水一样无法挽回,象征着她与君王感情的脆弱。
“后宫门不掩,每夜黄鸟啼”描绘了后宫的寂静和孤独,每到夜晚,黄鸟的鸣叫声更增添了她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买得千金赋,花颜已如灰”则表示,即便她用尽一切办法来博得君王的欢心,最终也只如千金买的诗篇般,烟消云散,花容憔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呈现了一个深居宫中的女子的心境和命运,充满了对美好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曹邺
曹邺(约816~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