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醉

倚醉无端寻旧约,却怜惆怅转难胜。静中楼阁深春雨。
远处帘栊半夜灯。抱柱立时风细细,绕廊行处思腾腾。
分明窗下闻裁翦,敲遍阑干唤不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倚醉》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词,主要描述了诗中人醉酒后的心境与所见。下面我会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题目《倚醉》直接点明了诗中人是一个醉酒的人。他倚着某种物体,可能是墙、柱子或是栏杆,沉醉在酒意之中。

2. 首句“倚醉无端寻旧约”,说明醉酒让他不由自主地想起过去的事情,可能是未了的情缘或是过去的回忆。“无端”表示这种回忆是无缘无故、自然而然地发生的。

3. “却怜惆怅转难胜”,这里“却怜”表示转折,诗中人意识到自己沉浸在惆怅的情绪中,这种情绪难以承受。

4. “静中楼阁深春雨”描绘了环境中的景色。静态的楼阁与绵绵的春雨形成对比,给人一种安静而又有些寂寥的感觉。这里的“深春雨”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深情感。

5. “远处帘栊半夜灯”描绘了远处的景象,可能是诗中人的视线所及,他看到远处的帘子半开,有灯光透出,这引发了他对远方的思念或者想象。

6. “抱柱立时风细细,绕廊行处思腾腾”,这里描述了诗中人抱着柱子站立,感受到微风轻轻吹过,他在长廊周围行走,思绪飘扬。这里的“思腾腾”表示他的思绪如飘渺的云雾般不断扩散。

7. 最后两句“分明窗下闻裁翦,敲遍阑干唤不应”,描述了诗中人清晰地听到窗下有什么声音,可能是剪刀的声音或是人的低语,他敲打着栏杆呼唤,但无人应答。这里的情境带有一种孤独、失落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醉酒后的所见和所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孤独以及对过去事物的怀念。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心境。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