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行舟图,充满诗情画意又暗含愁绪。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开:堤岸的柳树斜斜地朝小船招手,水边的野花笑着跳进船舱。诗人放声高歌时,野鸭白鹭被惊得飞起,放眼望去只见水天相接、云水交融。这里用拟人手法写柳树"招手"、野花"笑入",把自然景物写得活泼可爱,配合高歌惊鸟的动感画面,展现出泛舟时的畅快心情。
后四句情绪突然转折:像江淹那样感到壮志未酬的遗憾,像庾信那样体味漂泊在外的乡愁。但诗人最终选择把愁绪都泡在酒里,任凭稀疏的短发在秋风中飘摇。这里用两位历史文人的典故,暗示自己同样怀才不遇、羁旅思乡,但"付尊酒"的洒脱又展现出豁达的一面。
全诗妙在先用明快的舟行画面铺陈,再突然转入深沉感慨,最后以酒消愁作结,就像先给你看江南美景,再悄悄告诉你美景背后藏着的人生苦涩,这种情绪起伏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短发得禁秋"这个结尾,用稀疏的头发在秋风中颤抖的画面,把中年人的沧桑感表现得既含蓄又深刻。
袁易
(1262—1306)平江长洲人,字通甫。力学不求仕进。辟署石洞书院山长,不就。居吴淞具区间,筑堂名静春。聚书万卷,手自校雠。有《静春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