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寒夜对月

寂寞书斋,凄凉客夜,素娥倍可人怜。
半窗花影和月淡于烟。
斗帐新寒似水,罗被薄还未装棉。
乡关梦欲寻何处,搁在枕函偏。
余香温宝鸭,兰灯半灺,剪穗重然。
有玉蜍不老,依旧年年。
与我天涯相伴几回,又雁底蛩边。
忒容易江湖,两鬓白了柳屯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寒夜对月思乡的细腻情感,像一部微电影般展开:

上片(前半)是环境特写: 书斋里只有冷清,异乡的夜格外凄凉,连月亮都显得比平日更温柔。月光透过窗棂,将花影淡淡投在地上,像蒙了一层纱。床帐里冷得像浸了冷水,薄被根本挡不住寒意——这里用"还没装棉"的细节,暗示主人公可能是突然离家或生活窘迫。最揪心的是最后两句:明明困极了,枕头却像故意作对似的,让人连在梦里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下片(前半)转为动作描写: 主人公起身拨弄将灭的油灯("剪穗重然"这个动作特别生动),看着永远年轻的玉蟾蜍(月亮代称)。这里用"不老"反衬自己逐渐老去,引出下文的漂泊感。

最后几句是情感爆发: 月亮看似年年相伴,实则见证着我在大雁南飞、蟋蟀鸣叫的季节里一次次流浪。"柳屯田"用典(指宋代词人柳永)很巧妙:既暗示自己像柳永一样漂泊,又带出"两鬓斑白"的具象画面。最后用"忒容易"(太容易)的方言感喟,道尽江湖漂泊对青春的消磨。

全词最动人的是把"冷"写出了层次:身体感受的寒冷(薄被)、心理的冷清(独处)、命运的冷酷(催老),而月亮作为唯一温暖的意象,反而加深了孤独感。就像现代人深夜加班时,看着手机里家乡照片的那种复杂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