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人道芳辰载酒行,予心翻起古今情。
纸钱烧罢归来后,犹有原头杜宇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寒食节(古代清明节前一两天的节日)时的复杂心情。诗人用对比手法展现了节日氛围与个人感受的反差。

前两句写别人都在开心过节:大家带着美酒出门踏青("芳辰载酒行"),但诗人自己却莫名涌起怀古的感伤("古今情")。这里用"翻起"这个动作感很强的词,说明情绪来得突然而强烈。

后两句镜头转向祭扫场景:烧完纸钱回家路上,原野上传来杜鹃鸟的啼叫。杜鹃在古诗中常代表哀思,它的叫声让本已结束的祭奠活动在听觉上延续,暗示诗人的哀愁并未随着仪式结束而消散。

全诗妙在通过三个层次展现情绪:众人之乐(反衬)→ 个人之悲(转折)→ 环境渲染(深化)。最精彩的是最后那个"犹有",就像电影结尾的余音镜头,让杜宇声代替诗人说出了那份说不尽的惆怅。这种用声音收尾的手法,比直接写"我很伤心"要含蓄有力得多。

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