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秦淮感旧
记清箫唤玉,艳墨题裙,多少欢场。
一水秦淮曲,问甚时流尽,剩粉愁香。
凄迷断桥西堍,残绿画斜阳。
更碧换楼阴,红消阑角,罗绮全荒。
茫茫。
渡桃叶,听何处红楼,钿管吹凉。
丁字帘前月,剩白头笙伎,犹说萧梁。
故巢更无新燕,梦锁郁金堂。
况照影青溪,西风柳色如酒黄。
一水秦淮曲,问甚时流尽,剩粉愁香。
凄迷断桥西堍,残绿画斜阳。
更碧换楼阴,红消阑角,罗绮全荒。
茫茫。
渡桃叶,听何处红楼,钿管吹凉。
丁字帘前月,剩白头笙伎,犹说萧梁。
故巢更无新燕,梦锁郁金堂。
况照影青溪,西风柳色如酒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重游秦淮河时,对昔日繁华景象的怀念与如今衰败萧索的感慨。
上片开头回忆当年秦淮河畔的热闹场景:清雅的箫声、题诗的艳丽裙摆,处处都是欢乐的场所。接着笔锋一转,用"一水秦淮曲"引出如今的变化——曾经的脂粉香气仿佛都随水流尽了,只剩下令人忧愁的余香。断桥西边、斜阳下的残绿,楼阁褪色的碧瓦红栏,都在诉说繁华消逝的荒凉。
下片用"茫茫"二字强化苍茫感。"桃叶渡"是秦淮著名渡口,如今却只能听到远处红楼传来的凄凉乐声。丁字帘前的月光依旧,但只剩下白发歌女讲述着南朝萧梁的旧事。这里用"故巢无新燕"比喻没有新鲜事物,郁金堂(代指华丽建筑)也只在梦中出现。最后以西风中柳叶枯黄的景象作结,将个人感伤与季节变迁融为一体。
全词通过今昔对比,用"剩粉愁香""残绿""红消"等褪色意象,配合箫声、钿管等听觉描写,营造出浓重的怀旧氛围。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景物自己说话,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繁华落尽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