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江山 其二 图中人竞题词,问琴阁独高,依前韵志谢

笔尖活了江心绿,依稀二乔春锁。
水亮鱼天,霞红雁路,冷透衣裳云卧。
行縢快裹。
约榔栗声中,白云穿破。
夜鹘呼风,扬州隐隐见灯火。
南天从古重镇,酒边歌羖䍽,愁梦应过。
六代江声,长淮树影,是计如今都左。
青山笑我。
指劫后焦先,浪淘中坐。
老泛花潭,海天凭战舸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同时融入了历史沧桑和个人感慨,整体意境既唯美又深沉。

上片以生动的笔触勾勒江南春景: 1. "笔尖活了江心绿"用拟人手法,写画笔让江水有了生命,绿意盎然。"二乔春锁"借用三国美女大小乔的典故,暗喻江南春色如美人般迷人。 2. "水亮鱼天"写水面倒映天空,鱼仿佛游在空中;"霞红雁路"描绘晚霞染红雁群飞过的天空。这两个画面充满想象力。 3. "冷透衣裳云卧"突然转折,写云中独卧的孤寂感,为下文历史感慨埋下伏笔。 4. 后半段写乘船穿行:带着行囊(行縢)在木鱼声(榔栗)中穿破云雾,夜间看见扬州灯火,营造出漂泊羁旅的氛围。

下片转入历史沉思: 1. 先写江南自古是军事要地(重镇),但如今只能在酒歌中回忆往昔(歌羖䍽是古代战歌)。 2. "六代江声"指六朝兴亡,"长淮树影"写淮河两岸风光,感叹这些历史痕迹如今都已改变("都左"即错位)。 3. "青山笑我"用拟人手法,写山笑看人间沧桑。作者自比三国隐士焦先,在乱世中独坐浪涛间。 4. 结尾"老泛花潭,海天凭战舸"形成强烈对比:年老泛舟花潭的闲适,与海上战船(舸)的肃杀并置,暗示虽身处美景,仍心系天下。

全词艺术特色: - 画面感极强:从春江、霞雁到灯火战船,像电影镜头切换 - 时空交织:将眼前景与千年历史糅合 - 情感复杂:既有对美景的陶醉,又有历史兴亡的感慨,最后落回个人处境 - 用典自然:二乔、焦先等典故融入景物描写,不显晦涩

核心思想:通过江南春景的描绘,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表达一种"身处世外桃源,心系天下风云"的文人情怀。美景与沧桑、闲适与忧患形成张力,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典型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