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大任自东南归唐安遗予张安国所作水调歌墨本一轴且云明年复往吴下喜简作此

去蜀游东吴,举头望赤霄。
君之门九重,觚棱郁岧峣。
是中盛文物,簪笔立汉朝。
规摹觉地雄,气象知天高。
计其所从客,皆是夔与皋。
平生闻张公,磊落一世豪。
示我水调歌,奴仆可命骚。
尚想挥翰时,淋漓宫锦袍。
问子何归来,远指万里桥。
答云怀乔木,聊复访衡茅。
未嗟功名忤,非惮道路劳。
不见廊庙具,乃对簿领曹。
明年买扁舟,鼓枻出下牢。
西府有故人,亦应遣弓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鲜于大任的朋友从东南回到四川唐安,带给作者一幅张安国写的水调歌歌词的墨宝,还说明年要再去江南。作者很高兴,就写了这首诗回应。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奴仆可命骚"): 作者想象朋友去江南的情景,说江南是个好地方,朝廷里人才济济。特别提到张安国(写水调歌的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写的这首词水平太高了,连古代大诗人屈原的作品都显得像仆人一样普通。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赞美张安国的才华。

第二部分("尚想挥翰时"到"乃对簿领曹"): 写朋友回来的原因。朋友说是因为想念家乡的树木(比喻思念故乡),所以回来看看。朋友不在乎功名受挫,也不怕路途辛苦。这里透露出朋友可能仕途不顺,但很豁达。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 展望未来,说明年朋友会乘船离开四川去江南,到时候朝廷里的老朋友应该会召见他。暗示朋友虽然暂时回乡,但前途还是光明的。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很生活化的比喻,比如把想家说成"怀乔木"(想念家乡的树) 2. 通过对话形式让诗更生动,一问一答就像两个朋友聊天 3. 对朋友的赞美不直接说,而是用"他写的词让屈原都像仆人"这种夸张说法 4. 写出了朋友洒脱的性格,不在乎官场得失 5. 结尾给人希望,暗示朋友明年会有好机遇

整体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欣赏、对他归来的喜悦,以及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真挚的友情。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