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春归巷陌,烟锁楼台,樽前明月三更。
带醉相逢。
钗行细认难明。
裴航只余狂态,况蓝桥又遇云英。
游仙梦,与徘徊竟夕,懊恼卿卿。
长记曾携手处,恨凤箫人远,消息冥冥。
薄倖而今,休问谁是多情。
应知缄愁封泪,误几回寄与娉婷。
空忆着,待何时重答旧盟。
带醉相逢。
钗行细认难明。
裴航只余狂态,况蓝桥又遇云英。
游仙梦,与徘徊竟夕,懊恼卿卿。
长记曾携手处,恨凤箫人远,消息冥冥。
薄倖而今,休问谁是多情。
应知缄愁封泪,误几回寄与娉婷。
空忆着,待何时重答旧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场充满遗憾的旧日恋情,像一部微型的爱情电影,用细腻的画面和矛盾的心理展现爱而不得的惆怅。
上片从春夜酒宴展开:小巷里春天刚走,月光下的楼台笼罩着薄雾,三更天还在喝酒。带着醉意遇见那个似曾相识的人(可能是旧情人),但昏暗光线下连她头上的钗饰都看不清。这里用"裴航遇云英"的典故(古代神仙爱情故事),暗示这场相遇像梦境般虚幻。整个上片充满迷离感——春夜、醉眼、月光、薄雾,连对方的样貌都看不清,暗示这段感情始终隔着一层纱。
下片直接切入痛苦回忆:记得曾经牵手的美好,可如今那人像乘凤箫飞走的仙子,杳无音信。"薄倖"二字很关键,既说对方薄情,也暗含自责。最动人的是"缄愁封泪"这句:把忧愁和眼泪封在信里想寄给她,却屡屡写错地址("误几回"),这种纠结心理特别真实。最后只能空想着"哪天能重修旧好",留下开放式结局。
全词妙在三点: 1. 用环境制造氛围,春夜雾月就像蒙着水汽的镜头,完美烘托朦胧恋情 2. 心理描写细腻,从醉眼认不清人,到寄不出的信,把患得患失写活了 3. 用典自然,"裴航云英""凤箫"这些爱情典故,不懂具体故事也能感受到仙气飘飘的意境
就像我们现代人翻到旧照片,想起那个没勇气挽回的人——当时月光下没看清的表情,后来想联系又怕打扰的犹豫,都在这首词里找到了千年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