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武肃王祠

石镜山荒岁屡更,家王遗像肃朱甍。萧森锦树秋风色,帖妥涛江白日声。

欧史世家难尽信,龙门年表有公评。顺天不独能存祀,犹仗临安作宋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吴越武肃王钱镠祠堂的景象,并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感慨。

首联“石镜山荒岁屡更,家王遗像肃朱甍”写祠堂的环境:石镜山已经荒芜,岁月更迭,但祠堂的红色屋檐下,钱镠的遗像依然庄严肃穆。这里通过荒山与肃穆祠堂的对比,突出历史变迁中英雄精神的永恒。

颔联“萧森锦树秋风色,帖妥涛江白日声”继续写景:秋风中的树木显得萧瑟,钱塘江的波涛在白日下发出声响。这两句用自然景物烘托祠堂的庄严氛围,风声涛声仿佛在诉说历史。

颈联“欧史世家难尽信,龙门年表有公评”转入议论:欧阳修《新五代史》中的记载未必完全可信,但司马迁《史记》式的公正评价终会存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记载的质疑,认为钱镠的功过应有更客观的评价。

尾联“顺天不独能存祀,犹仗临安作宋京”总结全诗:钱镠顺应天命,不仅保住了宗庙祭祀,还为南宋定都临安(杭州)奠定了基础。这是对钱镠历史功绩的肯定,指出他对后世的影响。

全诗通过祠堂景象的描写,引发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思考,最后落脚于钱镠的历史贡献。诗中写景与议论结合,既有画面感,又有思想深度,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英雄的敬意。

钱载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萚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朝官吏、诗人、书画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上书房行走,《四库全书》总纂,山东学政。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工诗文精画,善水墨,尤工兰竹,著有《石斋诗文集》。为乾嘉年间“秀水派”的代表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