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已亥秋作)
天似洗。残秋未有寒意。何人短笛弄西风,数声壮伟。倚栏感慨展双眸,离离烟树如荠。
少年事,成梦里。客愁付与流水。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世间富贵要时贤,深居宜有馀味。
大江东去日西坠。想悠悠千古兴废。此地阅人多矣。且挥弦寄兴、氛埃之外。目送蜚鸿归天际。
少年事,成梦里。客愁付与流水。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世间富贵要时贤,深居宜有馀味。
大江东去日西坠。想悠悠千古兴废。此地阅人多矣。且挥弦寄兴、氛埃之外。目送蜚鸿归天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秋天,主题是中年人对人生的感慨。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上片开头描绘秋景:天空像被洗过一样清澈,虽然是深秋却还不冷。突然传来一阵短笛声,在西风中显得格外悲壮。词人倚着栏杆远望,看到烟雾中的树木像野菜一样渺小——这里用"如荠"的比喻,暗示人在天地间的渺小。
中片转入回忆与思考:少年时的抱负都成了梦,现在的愁绪只能随水流走。虽然隐居山林,只与笔墨茶具为伴,但这样反而能保持自我。词人认为追求富贵是别人的事,真正的智者懂得在简朴生活中体会深意。
下片抒发历史感慨:看着江水东流、太阳西沉,想到千古兴亡。这个地方见证过太多人事变迁。于是词人弹琴寄托情怀,超脱尘世纷扰,最后目送大雁飞向天边——这个结尾画面既开阔又带着淡淡的惆怅。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感。词人没有激烈地抱怨,而是用平静的语气说"少年事,成梦里",把愁绪"付与流水"。面对历史变迁,他选择"挥弦寄兴",保持精神上的超脱。最后看着大雁远去的画面,给人无限想象空间,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看淡世事后的宁静。
黄升
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不事科举,性喜吟咏。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词》,编有《绝妙词选》二十卷,分上下两部份,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附词大小传及评语,为宋人词选之善本。后人统称《花庵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