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师真求赞 其三

写出寄形,眉目分明。
直饶全似,祇得八成。
闻名兮不如见面,见面兮不如闻名。
霜天月满兮难寻老兔,海门潮落兮不觅长鲸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禅人写师真求赞 其三》是一首赞颂禅师形象和精神的诗。通过简洁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禅师的形象和特点,以及与禅师交流的不同感受。

诗文解析:

- 开头部分:“写出寄形,眉目分明。” 这里形容了画中的禅师形象,眉眼清晰可见。用“寄形”一词,意味着形象仿佛是寄予或寄托在画中的,强调了画作对禅师形象的忠实和鲜明。

- “直饶全似,祇得八成。” 即使画得再像,也只能够描绘出八成。这里的“直饶”意为即使、即使,说明即便画得非常相似,也无法完全捕捉到禅师的全部精髓。

- “闻名兮不如见面,见面兮不如闻名。” 说明了名声和见面的实际感受之间的差别。意指通过听闻名声,不如直接见到真实的形象;而亲眼见到,或许也难以完全了解禅师的精神和品质。

- “霜天月满兮难寻老兔,海门潮落兮不觅长鲸。” 最后两句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追求和发现禅师精神的难度。霜天月满的景象很难找到老兔,海门潮落的景象亦难以觅到长鲸。这两句用自然景观的不可捉摸性来比喻禅师精神的高深莫测。

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的画像和对禅师精神的追求,表达了禅师形象的鲜明与独特、名声与实际感受的对比,以及对禅师精神高深的赞叹和追寻。整首诗文字简练,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师形象以及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

释子淳

释子淳(?~一一一九),俗姓贾,剑门(今四川剑阁县北)人。幼出家大安寺,弱冠为僧。初参玉泉芳禅师,次扣大沩真如之室,后彻證于芙蓉道楷禅师。住邓州丹霞。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道楷禅师法嗣。徽宗宣和元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二百一十首,编为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