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杂言 其七

春来秋去客中情,转首光阴十岁经。
学苦炼成心下赤,愁多消却鬓边青。
眼前世事翻棋局,梦里家山忆画屏。
何日归同林下友,笑谈书史有真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病中杂言 其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词,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病痛中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标题《病中杂言 其七》

标题告诉我们,这是作者在病中的一系列感想中的第七首。这个背景为我们理解诗歌的情感和主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 诗句解析

首联“春来秋去客中情,转首光阴十岁经。”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转的感慨。时间过得很快,从春天到秋天,仿佛只在一瞬间。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年,让人不禁感慨岁月的无情。这里的“客中情”也暗示了作者可能身处异乡,对家乡的思念和漂泊的孤独感。

颔联“学苦炼成心下赤,愁多消却鬓边青。”描述了作者的心境和状态。学习上的困苦和努力让作者的心底充满热情(赤),而忧愁和困扰则让两鬓的白发增多。这里用“心下赤”和“鬓边青”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情感和年龄,富有画面感。

颈联“眼前世事翻棋局,梦里家山忆画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看法和对家乡的思念。现实世事像一盘翻动的棋局,变化无常。而在梦中,家乡的画面像一幅屏风一样,时常浮现在眼前。这里通过对比现实和梦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何日归同林下友,笑谈书史有真馨。”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何时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在树林下谈笑风生,共同探讨书籍和历史,享受真正的友谊和知识的馨香。这里用“林下友”和“笑谈书史”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理想中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温馨和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作者展现了自己在病痛中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充满了情感和哲理,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