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壬子九月辟地至渝
杜自生涯,草堂薄计都难守。
月明今趁鹊南飞,魂落空弦候。
且当游山载酒。
唱巴歌蓉江放溜。
药阑延客。
花市嬉春,几时能够。
丛菊吹香,算程刚过重阳后。
转头妖鸟夜空啼,秋老人同瘦。
赁得烟畦半亩,也偷闲梅花种就。
海天遥望,蜃市青红,剑光龙吼。
月明今趁鹊南飞,魂落空弦候。
且当游山载酒。
唱巴歌蓉江放溜。
药阑延客。
花市嬉春,几时能够。
丛菊吹香,算程刚过重阳后。
转头妖鸟夜空啼,秋老人同瘦。
赁得烟畦半亩,也偷闲梅花种就。
海天遥望,蜃市青红,剑光龙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战乱年代,作者逃难到重庆时的所见所感。全词用通俗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漂泊与坚守。
上阕开头直白地说"我这辈子啊",像杜甫一样穷得连草堂都快保不住了。中秋月明时跟着难民南逃,心惊胆战像惊弓之鸟。但作者苦中作乐:且去游山玩水喝点酒,在江上唱唱歌。可现实是残酷的——赏花会友的太平日子,不知何时才能再有。
下阕写重阳节后菊花飘香,本应登高赏秋,却听见夜枭啼叫,人和秋天一样消瘦。租了半亩薄田,忙里偷闲种点梅花。最后三句最精彩:遥望远方,海市蜃楼般虚幻的繁华里,仿佛听见宝剑龙吟——这既是对战火的隐晦描写,也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仍保持着文人骨气。
全词妙在把逃难的艰辛写得举重若轻,用"游山载酒""种梅花"这样闲适的意象,反衬出战乱的残酷。最后"剑光龙吼"的比喻,既避免直接描写血腥战场,又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刀光剑影,展现了文人特有的含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