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神庙碑附诗
南海阴墟,祝融之宅,即祀于旁。
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
明用享锡,右我家邦。
惟明天子,惟慎厥使。
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岭之陬,既足既濡。
胡不均弘,俾执事枢。
公行勿迟,公无遽归。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
明用享锡,右我家邦。
惟明天子,惟慎厥使。
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岭之陬,既足既濡。
胡不均弘,俾执事枢。
公行勿迟,公无遽归。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南海神庙碑附诗》是一首简短而富有深意的诗歌,它通过描述一个地方的祭祀场景,赞美了一位官员的勤勉和为官之道。
诗中提到的“南海神庙”位于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不仅是古代神话中火神祝融的居所,也是人们祭祀的地方。诗的第一句“南海阴墟,祝融之宅,即祀于旁”,描绘了这个地方的神秘与庄严。
接下来的几句“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讲的是天帝赋予的使命,强调了地方官吏应该勤勉尽职,不能懒惰。这里的“令公”就是这位被称赞的官员。诗中的“明用享锡,右我家邦”指地方官应该明确职责所在,为国家和民众谋福利。
紧接着的“惟明天子,惟慎厥使”指出,天子非常谨慎地选择和任用官员,暗示了这位“令公”得到了上天的认可和赞赏。
“我公在官,神人致喜”直接赞美了这位官员在任时带给人民和神灵的喜悦,说明他深受百姓爱戴和尊敬。
“海岭之陬,既足既濡”描绘了这位官员为地方做了很多,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满足和滋润。
“胡不均弘,俾执事枢”进一步赞美了这位官员不仅尽职尽责,还能够公正宽广地处理事务,使政务得到妥善管理。
“公行勿迟,公无遽归”表达了希望这位官员能够继续勤勉尽职,不要急于归家,因为他的工作还未完成。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最后强调了不仅人们需要这位官员,神灵也同样信赖和支持他,赞美他不仅在人间受到尊敬,在超自然的领域也得到了认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赞美,歌颂了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员,并传达了对于官员应具备的高尚品德和工作态度的期待。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