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宾贡

惟君怀至业,万里信悠悠。路向东溟出,枝来北阙求。
家无一夜梦,帆挂隔年秋。鬓发争禁得,孤舟往复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求学的游子形象,充满孤独与坚韧交织的情感。

前两句"怀至业""万里悠悠"直接点明主人公心怀远大理想,独自踏上漫长旅途。"东溟""北阙"用地理方位暗示他像候鸟般跨越山海去京城追求功名,树枝的比喻暗含"良禽择木而栖"的意味。

中间四句用强烈对比制造张力:家中亲人连一夜团圆梦都做不成,而他的船帆却要挂到下一个秋天——说明离别之久。最动人的是"鬓发争禁得"这个细节:在孤舟往返的漂泊中,连头发都在与岁月抗争,既写实(长途劳顿催生白发)又象征(用身体变化体现精神煎熬)。

全诗妙在把抽象愁绪具象化:万里路途、隔年秋帆、抗争的鬓发,这些可感的意象让读者直观体会到,所谓抱负不仅是热血口号,更是用青春磨损换来的坚持。最后"孤舟往复"的循环画面,道尽古代读书人在理想与现实间永恒徘徊的宿命。

裴说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