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思敏归天台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神仙之徒往往窟宅乎其间。
我尝探奇恣玄览,直上绝壁穷跻攀。
松风流水声瑟瑟,桃花玉洞春漫漫。
曾逢两仙人,对弈犹未残。
㲯毵白发长被耳,千二百岁如童颜。
手携绿玉杖,剑佩黄金环。
见我拂衣起,念我行路难。
问我何从来,延我启重关。
授我长生诀,饵我金霞丹。
餐松齧柏饮沆瀣,伐毛洗髓涤肺肝。
吁嗟凡骨不易蜕,失身又复归尘寰。
始知神仙有术终不可以遽学,使我梦寐至今夜夜空与相往还。
卢郎天台人,缚屋天台下。
年少事远游,仗剑历中夏。
才华擅文藻,富贵若土苴。
曳裾耻王门,望云念亲舍。
浩然欲归养,即日具鞍马。
上堂奉旨甘,载拜献杯斝。
适此舞綵欢,胜彼途路者。
父母见子归,喜气扬双眉。
亲戚馈壶浆,邻里将豚鸡。
慰藉远归人,老幼咸熙熙。
但谙风俗淳,不识乱与离。
因君重念山中好,归来已觉输君早。
汩没尘埃徒我惭,憔悴形容渐枯槁。
今君往矣诚难留,殷勤为谢群仙道。
明年二月春正繁,期尔山中拾瑶草。
我尝探奇恣玄览,直上绝壁穷跻攀。
松风流水声瑟瑟,桃花玉洞春漫漫。
曾逢两仙人,对弈犹未残。
㲯毵白发长被耳,千二百岁如童颜。
手携绿玉杖,剑佩黄金环。
见我拂衣起,念我行路难。
问我何从来,延我启重关。
授我长生诀,饵我金霞丹。
餐松齧柏饮沆瀣,伐毛洗髓涤肺肝。
吁嗟凡骨不易蜕,失身又复归尘寰。
始知神仙有术终不可以遽学,使我梦寐至今夜夜空与相往还。
卢郎天台人,缚屋天台下。
年少事远游,仗剑历中夏。
才华擅文藻,富贵若土苴。
曳裾耻王门,望云念亲舍。
浩然欲归养,即日具鞍马。
上堂奉旨甘,载拜献杯斝。
适此舞綵欢,胜彼途路者。
父母见子归,喜气扬双眉。
亲戚馈壶浆,邻里将豚鸡。
慰藉远归人,老幼咸熙熙。
但谙风俗淳,不识乱与离。
因君重念山中好,归来已觉输君早。
汩没尘埃徒我惭,憔悴形容渐枯槁。
今君往矣诚难留,殷勤为谢群仙道。
明年二月春正繁,期尔山中拾瑶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关于友人卢思敏归乡的温馨场景,同时也蕴含着对仙人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背景设定: 天台山是一座神秘的山,传说中有仙人居住。诗人曾经游览过这座山,感受到它的神秘与奇妙。
仙人的故事: 在诗中,诗人曾遇到两位长着白色长发、看似年迈但面带童颜的仙人。仙人们给了诗人长生不老的秘诀和金霞丹药。这些神奇的故事让人向往仙境中的永恒与不朽。
卢思敏的归乡: 卢思敏是天台人,年轻时便四处游历。尽管他才华横溢,对富贵毫不在意。他非常思念家中的亲人,渴望归乡。现在,他决定回家,准备了鞍马准备启程。家人和乡邻们非常高兴,热烈欢迎他的归来,场面非常温暖和谐。
对比与反思: 诗人感慨,在家中虽然生活平淡无奇,但至少没有离乱之忧。卢思敏及时归乡,更早地享受到了家的温暖。诗人觉得自己一直留在尘世中,生活乏味且日渐憔悴。
结尾展望: 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来年二月,卢思敏能回到天台山,继续和仙人们共享美好的时光,享受自然的美景和灵药。诗人觉得这将是卢思敏更好地找回年轻和活力的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卢思敏的回家之旅,传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中的亲情感慨,同时也带着对仙境的向往,反映了对人生和归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