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

赵州石桥,只见略彴。
度驴度马,应病与药。
换步移身,在富分贫。
当头如认著,东鲁问西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场景,核心是借赵州石桥的意象传递佛法智慧。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石桥的象征意义 赵州石桥看似简陋("略彴"指小木桥),却能承载万物——驴马皆可通行,暗喻佛法如同这座桥,不分贵贱普度众生。"应病与药"指佛法像良医,针对不同人的烦恼给予点拨。

2. 禅宗的平等观 "换步移身,在富分贫"是说众生在桥上走过时,桥不会因贫富改变姿态,体现佛性平等。富人穷人本质无别,如同桥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3. 破除执着的智慧 最后两句提醒:若执着于分辨方向(东鲁西秦)或表象,反而迷失本心。就像站在桥中央若只顾争论方位,会忘记过桥本身才是目的,暗喻不要被概念束缚,要直指本心。

全诗用日常事物作比喻,把深奥的禅理说得生动可感:真正的智慧如同石桥般朴实无华,却能助人超越分别心,到达觉悟的彼岸。

释道昌

释道昌(一○八九~一一七一),号月堂,又号佛行,俗姓吴。霅之宝溪(今浙江吴兴)人。年十三祝发,逾二年谒妙湛于道场寺,悟彻。于是以遍参为志,游淮楚湖湘间,依长灵卓、保宁玑、圆悟勤诸大宗师。年二十三归省妙湛于净慈寺,俾掌藏为众说法。又补穹窿瑞光,迁育王。高宗建炎中退席。绍兴初居间中大吉,徙秀峰龟山,移金陵蒋山,奉旨擢径山灵隐。三十一年(一一六一),退藏灵泉。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四),主临安府净慈寺。七年卒,年八十三。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