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杂咏·春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
叩逋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译文及注释

山光如淀(diàn),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xiāo)面。
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
淀:青黑色染料。练:白色丝娟。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 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kòu)(bū)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
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
逋仙: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 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

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可不要斟浅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山一片青翠,湖面就如白娟般光洁,每走一步都都如同一幅山水画。去寻访林逋的梅花仙鹤,再去苏堤游玩。把西湖美景都游个遍。明月高高升起天色已晚,回路还远也都不去管它。向前行水和船儿啊不要转头,对着如此美景,酒可不要斟浅了。

注释
淀:青黑色染料。
练:白色丝娟。
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古人 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
逋仙: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北宋著名诗人。性孤高自好,终生不仕,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赏梅养鹤,也 不婚娶,人称他“梅妻鹤子”。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山,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归。
坡仙:指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夹堤广植柳桃。人称苏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西湖杂咏·春》用明快活泼的语言,描绘了春日西湖令人沉醉的美景和诗人纵情游玩的畅快心情。

开头三句用比喻把风景变成画卷:山色像青黛颜料般浓郁,湖面像白绸缎般柔滑,每一步都像走进一幅新展开的丝绸画。这种写法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西湖山水交融的鲜亮色彩。

中间部分展现诗人的游玩之乐:他要去寻访两位与西湖有渊源的古人(隐居孤山的梅妻鹤子林逋、在西湖留下诗文的苏东坡),还要踏遍西湖最美的地方。这里"管甚月明归路远"特别生动——玩得尽兴时,谁在乎回家路上月亮都升高了呢?

最后四句更是把欢乐推向高潮:诗人直接对船和酒杯"发号施令":小船别掉头,酒杯别停斟!这种孩子气的命令,把微醺状态下舍不得离开西湖的任性劲儿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就像一段欢快的春游vlog,通过鲜活的比喻、直白的语言和戏剧化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西湖春色的毫无保留的热爱。最妙的是,明明写的是古人游湖,但那种"玩嗨了不想回家"的心情,现代人读来会立刻心领神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