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段觉之西蜀结婚(一作送段觉之西川过婚礼后归觐)
词赋名高身不闲,綵衣如锦度函关。
镜中鸾影(一作月冷)胡威去,剑外花归(一作飞)卫玠还。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时人若(一作此时人)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镜中鸾影(一作月冷)胡威去,剑外花归(一作飞)卫玠还。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时人若(一作此时人)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段觉去西蜀(今四川一带)结婚的,字里行间既有对朋友才华的赞美,也有对他远行的牵挂,还夹杂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第一句说段觉词赋写得好,名声很高,但生活忙碌不得清闲。这里用"身不闲"暗示他为了事业或生活奔波,连结婚都要远行。
第二句描绘段觉穿着华丽的衣服(綵衣如锦)穿过函谷关(去往四川的必经之路)。用"如锦"形容衣服,既呼应结婚的喜庆,也暗含对他文采的赞美。
第三、四句用了两个典故:胡威(晋代孝子)和卫玠(晋代美男子)。这里借典故说段觉像胡威一样离家远行,又像卫玠一样风度翩翩地归来。通过古人形象,既夸朋友品貌俱佳,又暗示他此行是喜事(结婚)后还会回家探亲。
第五、六句写景:秋日的浪涛拍打着黄鹤楼所在的山岭,傍晚的云霞遮住了远处的碧鸡山。这两句用开阔的四川景色,既点明朋友去向,也暗含送别时的遥望与思念。黄鹤楼、碧鸡山都是地标,让人联想到远行的漫长。
最后两句最有人情味:如果现在有人问起西游的段觉,我的心仿佛跟着他飞到九霄云外,可两鬓都快斑白了。这里"心在重霄"既写牵挂之深,又暗含对他前程的祝福;"鬓欲斑"则突然转折,流露出诗人自己对年华老去的淡淡忧伤。
全诗妙在把结婚远行、朋友才貌、山水景色、人生感慨全揉在一起,明明是喜事却带着点惆怅,明明是送别又充满欣赏。尤其是最后两句,从替朋友高兴突然转到自己老了,让人感受到复杂的人生况味。
许浑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