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晓行

天风吹寒秋雨多,长江浩浩无停波。
扬帆晓发夸疾走,千里一掷如投梭,青山灰堆没两岸,但见老树留霜柯。
一声两声雁拍水,三点五点鸦翻窠。
江边处处湿烟起,散作白雾绵兜罗。
残芦萧瑟送远响,坏塔不动高嵯峨。
时有渔舟堕一叶,风中摇漾飘烟蓑。
此时睡起何所羡,却羡山僧眠涧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清晨长江航行的生动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和苍凉感。

开篇用"天风吹寒"和"秋雨多"定下寒冷萧瑟的基调,长江波涛汹涌,没有片刻停歇。诗人乘坐的船扬帆疾驰,像织布的梭子一样快速掠过千里江面。两岸青山像灰堆一样模糊不清,只能看见挂满霜的老树枝干。

中间部分用细腻的观察描绘江上景物:大雁拍打水面的声音,乌鸦在巢边翻飞,江边升起的湿烟变成白雾。枯萎的芦苇发出萧瑟声响,破损的古塔巍然不动。偶尔看见一叶渔舟,渔翁的蓑衣在风中飘动。

最后诗人突然笔锋一转,说自己睡醒后最羡慕的不是眼前景色,而是山间僧人能在溪涧边安眠。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尾,透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前面动荡的江景形成鲜明对比。

全诗通过快速移动的视角,将长江秋景像电影镜头一样呈现,既有"千里一掷"的壮阔,又有"三点五点鸦"的细节,最后用僧人的安眠反衬旅途劳顿,构思巧妙。诗中"湿烟起"、"白雾绵"等描写,特别能让人感受到长江水汽氤氲的特有氛围。

符曾

符曾(1688—1760)清代浙派著名代表诗人。字幼鲁,号药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著有诗集《赏雨茆屋小稿》,有仁和吴氏刻本流传,亦査慎行作序,序中引虞邵庵之言誉之为“性其完也,情其通也,学其资也,才其能也,气其充也,识其决也,性情子所自具矣”、又著有《春凫小稿》及《半春唱和诗》,(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