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秋夜妇病吴门遂不成行赋此此写怀

药烟袅罢,炉灰画尽,城上戍火半灭。昨年记入西风候,曾也瘦人如菊,秋衾胜铁。

差喜而今身较健,奈妇病、吟声酸切。惹一派、绕砌啼螀,怨苦替人说。

准拟枫林蟹舍,霜篷雾箬,去弄烟波寥泬。秋当浓处,月将圆夜,拥棹沈吟旋辍。

算不如春里,雨雨风风过时节。偏逢著、五湖霁景,万斛晴光,洞庭秋喷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秋天夜晚,妻子生病,作者无法按计划去吴门(苏州一带)的郁闷心情。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用"药烟袅罢"描绘妻子熬药后烟雾缭绕的场景,"炉灰画尽"暗示守候时间漫长。"城上戍火半灭"以守城灯火将熄的意象,烘托深夜寂静的氛围。接着回忆去年秋天自己也病得"瘦如菊花",盖的被子冷得像铁。现在自己身体好些了,妻子却又病了,她的呻吟声让人心酸。窗外蟋蟀的鸣叫仿佛在替人诉苦,这些细节生动表现了夫妻相依为命的深情。

下片(后半部分): 原本计划去欣赏枫林蟹舍(秋天美景),乘着雾中篷船享受湖光山色。特别是在月亮最圆、秋意最浓时泛舟吟诗。但现实是——这些都比不上春天,虽然春天风雨交加,至少人还健康。偏偏遇到太湖(五湖)秋高气爽,洞庭湖白浪如雪的绝美时节,却因妻子生病不能出游。这种"美景当前却无法享受"的遗憾,反衬出对妻子的牵挂。

全词妙在: 1. 用生活细节打动人心(熬药、蟋蟀叫、回忆生病) 2. 用对比手法强化情感(自己病愈vs妻子生病,春日风雨vs秋日晴光) 3. 结尾"洞庭秋喷雪"的壮美景色,反而加深了不能同游的惆怅,余韵悠长。

本质上这是首"甜蜜的烦恼"——虽然为妻子生病担忧,但字里行间都是夫妻相濡以沫的温暖。美景与病榻的强烈反差,让平凡的夫妻之情显得格外珍贵。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