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其四
浮云在虚空,随风复卷舒。
我心方处顺,动作何忧虞。
但言婴世网,不复得閒居。
迢递别东国,超遥来西都。
见人乃恭敬,曾不问贤愚。
虽若不能言,中心亦难诬。
故乡满亲戚,道远情日疏。
偶欲陈此意,复无(一作无复)南飞凫。
我心方处顺,动作何忧虞。
但言婴世网,不复得閒居。
迢递别东国,超遥来西都。
见人乃恭敬,曾不问贤愚。
虽若不能言,中心亦难诬。
故乡满亲戚,道远情日疏。
偶欲陈此意,复无(一作无复)南飞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漂泊在外的心境,用简单的生活画面道出了深刻的感受。
开篇用"浮云"比喻自己的人生——像云一样飘在天空,被风吹着时而舒展时而卷缩。但诗人说自己的内心是平静的,觉得顺应自然就好,不必为行动担忧。这里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感叹被世俗的琐事缠身,再也得不到清闲。他从遥远的东方来到西都(可能是长安),见到人都恭敬对待,不管对方是贤是愚。虽然表面沉默寡言,但内心真实的想法难以掩饰。
最打动人的是后面写思乡之情:故乡有很多亲戚,但因为距离遥远,感情日渐疏远。偶尔想诉说这份思念,却找不到南飞的野鸭(古人认为野鸭能传信)帮忙传递。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想说又无人可说的孤独感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全诗用最朴实的语言,把漂泊在外的游子那种"表面客气周到,内心孤独思乡"的矛盾心理写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最后用"野鸭传信"的想象,让抽象的思念变得具体可感,让人读来感同身受。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