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堂为涪陵卢使君题

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朞。
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公去再改岁,所去尤见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卢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两地虽少异,所爱则均施。
去秋少城役,与公同试闱。
把臂道畴昔,耿耿青灯期。
对床风雨夜,夜语惊闻鸡。
日有文字乐,唱酬多新诗。
讫事遍游览,扁舟更同归。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终岁闾里间,不闻吏卒追。
皆曰贤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废举无遗。
美哉轮奂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爱民真天资。
同时王别驾,誉处出一辞。
醉余书榜字,银钩照江湄。
有客涪陵来,称颂世所稀。
坐想觞咏乐,形留而神驰。
愿同争湛辈,记名千载垂。
惟公甚盛德,岂待于发挥。
当闻卜式语,治民适其宜。
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
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
威克与刚克,要不伤于慈。
公蕴经纶妙,未易坐井窥。
因诗赞一二,以诏来者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赞美卢使君爱民如子的美好品德和治理地方的卓越能力。让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一开始,诗人表达了自己来到这个地方的经历和时间:“我来盛山郡,从公岁及朞。” 随后,描述了卢使君对百姓的关怀如同鳏寡孤独的照顾:“公之字鳏寡,乳保于婴儿。” 卢使君对百姓的关爱深得民心,即使他离开了这个地方,人们仍然怀念他,如同现在盛山的百姓仍然敬奉卢公祠。

接着,诗人表达了卢使君被调到涪江后,虽然地方有所不同,但他的爱心仍然普遍施及每一个百姓。然后描述了诗人与卢使君的交往情景,他们一同经历考试,一同夜谈,一同创作新诗,一同游览,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诗人在涪陵的短暂停留期间,看到了百姓生活的繁荣景象:“民物何熙熙。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卢使君治理地方有方,百姓安居乐业,终年不闻官吏的扰民之声。百姓称赞他为贤明的太守,对他的爱戴如同父母。

然后,诗人赞美了卢使君治理有方,政务之余仍有休息时间,各项废弃的事务也都得到恢复。他还修建了美丽的爱民堂,以表达他对百姓的爱护。同时,还有一位王别驾对他的品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接下来,诗人通过牧羊的比喻来赞美卢使君的治理方式:“辟如牧羊者,败群当去之。雪霜与雨露,天以成四时。”意思是如同牧羊人除去败坏的羊只,天空降下雪霜和雨露以形成四季,卢使君也能恰当地治理百姓。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卢使君的深深敬意和赞美之情:“愿同争湛辈,记名千载垂。” 卢使君的品德如此高尚,无需过多的言辞来发挥。他的经纶妙策如同天成的四季,威克与刚克相辅相成,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赞美了卢使君的爱民如子、治理地方的卓越能力以及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卢使君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沈继祖

[明]字公绳,后以字行,更字宜孙,万历(一五七三-一六二o)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作山水,溪山宛转,林木森郁,尝为蔡亏父写诘摩诗意图。写闺阁中人,亦有态。《画史会要、明画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