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街尘

六街尘起鼓冬冬,马足车轮在处通。百役并驱衣食内,
四民长走路岐中。年光与物随流水,世事如花落晓风。
名利到身无了日,不知今古旋成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这首诗名为《六街尘》,描述了市井街头熙熙攘攘的景象以及人们对名利追逐的一些思考。

首先,诗的前两句“六街尘起鼓冬冬,马足车轮在处通”,形象地描绘了城市中的繁忙场景。街道尘土飞扬,鼓声咚咚作响,马车和行人在各处来往穿梭,一派热闹的景象。诗人通过具体的意象如“六街尘”、“鼓声”、“马车”和“车轮”,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都市画面。

接着,“百役并驱衣食内,四民长走路岐中”,描绘了市民们为了生计而忙碌奔波的情景。“百役”指的是各种劳役、事务,“四民”则指士、农、工、商四种社会阶层。无论是何种身份,大家都奔波于生活,不断前行。

然后,“年光与物随流水,世事如花落晓风”,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世事变化的感慨。年华与物质像流水一样消逝,世间的事如同早晨的风吹落花朵,一切都是那么无常和短暂。

最后,“名利到身无了日,不知今古旋成空”,诗人对名利的追求进行了反思。人们为了追求名利,往往疲于奔命,但当真正得到名利时,却发现一切都有结束的时候,古往今来,功名利禄最终都会成为空无。表达了一种超脱名利,对世事持超然态度的哲学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市井景象,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奔波和追求,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转、世事无常以及名利虚幻的深深思考。诗的语言生动,意象鲜明,思想深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薛逢

薛逢,字陶臣,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进士。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旧唐书》卷一九零,《新唐书》卷二零三皆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