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戊戌四月) 其一
飘风自北来,吹我中庭树。
鸟乌覆其巢,向晦归何处。
西山扬颓光,须臾复霾雾。
翛翛长夜间,漫漫不知曙。
旨蓄既以罄,桑土又云腐。
欲从鸿鹄翔,铩羽不能遽。
阴阳陶万汇,温溧固有数。
亮无未雨谋,苍苍何喜怒。
鸟乌覆其巢,向晦归何处。
西山扬颓光,须臾复霾雾。
翛翛长夜间,漫漫不知曙。
旨蓄既以罄,桑土又云腐。
欲从鸿鹄翔,铩羽不能遽。
阴阳陶万汇,温溧固有数。
亮无未雨谋,苍苍何喜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风雨飘摇、前景黯淡的生存困境,表达了人在逆境中的无奈与迷茫。
开头四句用"北风摧树""乌鸦失巢"的画面,暗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生活秩序。乌鸦天黑找不到归宿的意象,隐喻诗人自己无处可去的彷徨心境。
中间部分通过"西山残光转瞬被雾遮蔽""漫漫长夜等不到天亮"的描写,展现希望破灭的过程。家里存粮吃尽、桑田腐坏的细节,具体表现了生计的艰难。想学鸿雁高飞却折翼的比喻,道出理想受挫的现实困境。
最后六句是诗人的感悟:自然万物本有冷暖规律,但自己缺乏未雨绸缪的智慧,只能困惑于命运的无常。这里既有对客观规律的认知,也包含自我反省,最终将困惑归于苍天的喜怒无常,流露出人在命运前的无力感。
全诗通过风雨、黑夜、折翼等意象的层层铺垫,将个人遭遇与自然景象融合,把生活困境上升为对命运的思考。语言质朴但意象鲜明,困境描写具体可感,容易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