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留别江云南郡公陈郡丞王别驾任节推诸丈 其一

尺一遥劳下紫宸,主恩犹为及累臣。
尘埃忽黯龙精色,天地仍全马革身。
岂为鹰鹯番妒凤,祇应魑魅喜窥人。
滇池十载追游地,谁拟波澜日夜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慎在昆明池边与友人分别时所作,表达了他被贬云南后的复杂心情。

首联"尺一遥劳下紫宸,主恩犹为及累臣"是说:虽然皇帝从遥远的京城发来诏书将我贬官,但我依然感激皇恩还能顾及到我这个有罪之臣。这里透露出诗人既委屈又感恩的矛盾心理。

颔联"尘埃忽黯龙精色,天地仍全马革身"用比喻手法说:政治风波让我这条"龙"黯然失色,但天地间仍容得下我这具准备马革裹尸(战死沙场)的身躯。显示诗人虽遭贬谪,但依然保持气节。

颈联"岂为鹰鹯番妒凤,祇应魑魅喜窥人"写得很有深意:我哪里是因为鹰隼(小人)嫉妒凤凰(贤臣)才被贬?分明是云南的妖魔鬼怪(暗指边远之地的险恶环境)喜欢窥探人才对。这里既有对朝廷的不满,也有对云南环境的隐忧。

尾联"滇池十载追游地,谁拟波澜日夜新"回到现实场景:在滇池这个生活了十年的地方,谁能想到它的波澜会日日夜夜翻新呢?表面写滇池景色,实则暗喻政治风云变幻无常。

全诗通过龙、凤等高贵意象与鹰鹯、魑魅等阴暗形象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虽遭贬谪仍保持尊严的姿态。最后以滇池波澜作结,既点明离别地点,又暗含对人生起伏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含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