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雁词

田食不厌肥,沙宿不厌广。
天长洲渚静,露下蒹葭响。
关河屡超忽,寒暑互来往。
南翔先雪过,北翼迎春返。
预愁远道苦,岂暇高丘想。
同类聊自持,分飞恐矰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芦雁词》以雁群的生活习性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暗喻了人生的漂泊与坚守。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前四句)写雁的生存智慧。大雁不挑剔食物肥瘦,不嫌弃沙洲广阔,只要洲渚安静、芦苇丛中有露水声响就能安家。这里用雁的随遇而安,暗示人在逆境中也应保持豁达。

第二层(中间四句)展现雁的迁徙宿命。它们穿越山河、经历寒暑,赶在落雪前南飞,又在春日前北归。这种周而复始的奔波,像极了人生中无法逃避的劳碌与时间流逝的无奈。

第三层(后四句)揭示深层忧虑。雁群担忧远行艰险,无暇幻想安逸;只能依靠同伴相互扶持,因为单独行动可能遭遇猎箭。这实际在说:面对世道险恶,人们更需要团结互助,孤军奋战往往危机四伏。

全诗最妙处在于"借雁说人":表面写候鸟习性,实则道出人间真理。迁徙的艰辛喻示人生奔波,对矰网的警惕暗指社会风险,而"同类自持"则传递出"守望相助"的生存哲学。诗人用最朴实的自然现象,说出了最深刻的人生体会。

周玄

福建闽县人,字微之。与黄玄皆出林鸿门下,称二玄。永乐中以文学征,授礼部员外郎。尝挟书数千卷,居长乐高柄家,读书十年,卒业尽弃其书,谓已尽在腹中。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宜秋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