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郊外漫步时的所见所感,语言生动有趣,把秋风拟人化,写得很有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实景:天气突然变冷,诗人急忙换上棉袄,拄着拐杖到郊外散步。"峭寒"二字让人立刻感受到刺骨的寒意,"催"字用得巧妙,仿佛寒冷在逼着人添衣服。这种体验我们都有过,读来特别亲切。
后两句是神来之笔:诗人调皮地说秋风最爱多管闲事,它把枫叶染红,却把人的头发吹白。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无形的秋风写成爱捣蛋的孩子,一边给枫叶化妆,一边恶作剧地给人头发染色。一个"红"一个"白",颜色对比鲜明,把秋天最典型的两个特征——红叶和白发——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既写了自然景色,又暗含岁月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把平凡的秋日散步写得妙趣横生,诗人用轻松幽默的口吻,说出了我们都会经历的季节变化和年华老去,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若有所思。最难得的是,这些深刻的人生感悟,完全是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场景和物品(棉袄、拐杖、红叶、白发)来表达的,特别接地气。
赵翼
赵翼(1727年~1814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