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蒲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
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译文及注释

蒲萄酒,金叵(pǒ)罗,吴姬十五细马驮(tuó)
蒲萄美酒,金叵罗。吴地少女年方十五,娇小的骏马把她驮。
蒲萄酒:据《太平寰宇记》载西域有之,及唐贞观中传入,芳香酷烈。叵罗:或作“颇罗”,胡语之酒杯。细马:骏马之小者。

青黛画眉红锦靴(xuē),道字不正娇唱歌。
青黛描秀眉,还穿着红锦靴。吐字音不正,娇滴滴地唱着歌。
青黛:古画眉颜料,其色青黑。红锦靴:唐代时装。

(dài)(mào)(yán)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豪华的筵席上,你投入怀中醉眼婆娑。芙蓉帐里,能奈你何?
玳瑁筵:也写作瑇瑁筵,谓豪华名贵之筵席。芙蓉帐:用芙蓉花染缯制成的帐子。泛指华丽的帐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蒲萄美酒,金叵罗。吴地少女年方十五,娇小的骏马把她驮。
青黛描秀眉,还穿着红锦靴。吐字音不正,娇滴滴地唱着歌。
豪华的筵席上,你投入怀中醉眼婆娑。芙蓉帐里,能奈你何?

注释
蒲萄酒:据《太平寰宇记》载西域有之,及唐贞观中传入,芳香酷烈。
叵罗:或作“颇罗”,胡语之酒杯。
细马:骏马之小者。
青黛:古画眉颜料,其色青黑。红锦靴:唐代时装。
玳瑁筵:也写作瑇瑁筵,谓豪华名贵之筵席。
芙蓉帐:用芙蓉花染缯制成的帐子。泛指华丽的帐子。

创作背景

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李白全集编年笺注》)系此诗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当时李白在金陵、扬州等地游览。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写少年冶游情景,是李白初下江南时候的生活写照。全诗节奏明快,情绪高越,细节明晰,歌唱性极强。

此诗先写“蒲萄酒”“金叵罗”“玳瑁筵”“芙蓉帐”,其物色华贵精美绝伦。然后女主人公登场。芳龄十五,骑一匹小马。以“细”指“小”,至今粤语犹然。“驮”字好,坐非正坐,开启了漫不经心模式。“道字不正娇唱歌”,是女主人公无目的性地任意挥发。是因为她是吴姬,不能说洛阳正音,才“道字不正”呢,还是她有意来一番个人演绎,将一首熟悉的歌儿唱出陌生化的新奇感呢?李白是深谙此中秘诀的,他明白这是撒娇,发嗲。在另一首写给金陵女子的诗中他也说:“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不要太认真,不要卖弄,有本事最好藏起来,技艺在纯熟与生疏之间,态度在迎合与超然之间,这才是“娇唱歌”,“娇不成”也“最有情”。十五岁的吴姬真不简单,她已经掌握了人情与歌艺的精髓:似能未能,大巧若拙。此诗写吴姬着笔不多,但其天生丽质,音容笑貌,一览无余,很可见出李白刻画人物之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对酒》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一幅富有生活情趣的画面。

诗中的“蒲萄酒”指的是一种葡萄酒,通常与西方文化相关。而“金叵罗”是一种古代的酒杯,其形状像金制的盘子,因此用来盛放葡萄酒。诗人用这两个物品来描绘一个富丽堂皇的宴会场景。

接着,“吴姬十五细马驮”描绘了一位名叫吴姬的女子,她有十五岁,骑着一匹小马。这里的“细马”形容马很小巧,而“驮”则暗示着这位女子可能正在为宴会服务。

然后,“青黛画眉红锦靴”描述了吴姬的妆容和服饰。青黛是古代女性常用的化妆材料,画眉则意味着女子的眉毛被精心修饰过。红锦靴则是华丽的鞋子,表明她的穿着非常讲究。

接下来,“道字不正娇唱歌”可能是在描述吴姬唱歌的样子,虽然字音可能不太准确,但她的歌声却十分美妙动听。

最后,“玳瑁筵中怀里醉”描绘了一个奢华的宴会场景,玳瑁是贵重的装饰品,筵中则指宴会上的食物。在这里,“怀里醉”可能是指吴姬在宴会中喝得微醺,显得有些不拘小节。

“芙蓉帐底奈君何”则是说在这样的宴会中,吴姬似乎已经忘记了一切,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这里的“芙蓉帐”可能是指女子的卧室,而“奈君何”则是说女子对于男子的态度已经变得无所谓,甚至有些放纵。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风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