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秋天黄昏时分,诗人站在新山别馆,远眺十景之一“寒岩夕照”的画面。
首先,前两句“岩户阴森隔万松,暮云卷尽寺林空”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谷。山上松树密集,岩石幽深,似乎与外界隔绝。随着暮色降临,云层散去,寺庙周围的树林显得格外空旷。
接下来两句“天边渐蚀千峰紫,木杪犹馀一缕红”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的景色。太阳逐渐西沉,天边的山峰被染成紫色,显得苍茫而宁静。然而,夕照的光依然在树梢留下一点红色,增添了几分温馨。
“两个归僧开竹院,数声残磬度溪风”则转向了山谷中的人景。两位僧人归来了,他们推开竹门,准备归宿。他们的钟声在山风中回荡,传来一阵阵悠扬的声音。
最后一句“凭谁唤起寒山子,共看回光入梵宫”则有些许感怀。诗人希望能唤起古代隐居的寒山子,一同欣赏这美丽的晚景。这里的“梵宫”指的是寺庙或僧侣居住的地点,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山景、归僧、残钟等意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黄昏图景,传达了一种宁静致远、向往清净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