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一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中疏凿手?暂教泾渭各清浑。

译文及注释

汉谣(yáo)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汉谣:指汉乐府民歌。魏什:指建安诗歌。什,《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卷,称为“什”,后来便以“什”指诗篇。

谁是诗中疏凿(záo)手?暂教泾(jīng)(wèi)各清浑。
泾渭各清浑:泾水、渭水一清一浊,合流时清浊分明,泾渭各清浑即指泾渭分明。

注释

汉谣,指汉乐府民歌。

魏什,指建安诗歌。什,《诗经》的雅、颂,以十篇为一卷,称为“什”,后来便以“什”指诗篇。

泾渭各清浑,泾水、渭水一清一浊,合流时清浊分明,泾渭各清浑即指泾渭分明。

简析

这是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第一首,表明了他写这组论诗诗的动机、目的和标准。元好问以《诗经》的风雅传统为“正体”,认为汉乐府和建安文学是这一传统的继续,他针对宋金诗坛上的一些弊病和“伪体”盛行、汉魏诗歌传统的淆乱,以“诗中疏凿手”为己任,要在纵览诗歌创作的历史中正本清源,区别正伪,使之泾渭分明,从而廓清诗歌发展的正确方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元好问对诗歌发展现状的思考,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

第一句"汉谣魏什久纷纭"是说从汉魏时期开始,诗歌创作就越来越杂乱无章。就像现在网络上各种文章泛滥,质量参差不齐。

第二句"正体无人与细论"感叹现在没人认真研究诗歌的真正标准。好比现在大家都忙着发朋友圈,却很少有人研究怎样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后两句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诗人希望能出现一个"诗歌工程师"(疏凿手),像治理河道一样把诗歌创作的混乱局面理清楚,让好诗和坏诗像泾河渭河那样界限分明。就像现在需要专业人士来区分网络上的优质内容和垃圾信息。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规范化的渴望,希望有人能建立明确的创作标准,让好作品和劣质作品一目了然。这种对文学质量的追求,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显得特别有现实意义。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