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中山西园

上公邸第旧西园,水石萧然绝世喧。无复秋兰被长坂,祇余修竹映朱门。

萧曹事业终归尽,江孔文章莫更论。日暮风烟愁客思,冶城南是谢公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述故中山西园的诗。诗人用诗的语言和表达手法,对西园进行了生动而深刻的描绘。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首句“上公邸第旧西园”,诗人直接点明了地点——西园。这里的“上公邸第”说明了西园曾经的显赫地位,可能是贵族或者高官居住的地方。

第二句“水石萧然绝世喧”,诗人通过“水石萧然”四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西园的宁静和远离喧嚣的美。这里的“绝世喧”表达了西园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氛围。

第三句和第四句“无复秋兰被长坂,祇余修竹映朱门”,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西园的自然景色。秋兰不再,长坂之上只有修竹,朱门映衬其中,表达了西园虽然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但依然保持着它的优雅和宁静。

第五句和第六句“萧曹事业终归尽,江孔文章莫更论”,诗人似乎在此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萧曹的事业终究会结束,江孔的文章也不再被提及,这是对历史变迁的深深叹息。

最后两句“日暮风烟愁客思,冶城南是谢公墩”,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身的情感。日暮时分,风烟中充满了忧愁的思绪。末句提到的“冶城南是谢公墩”,可能是诗人在此怀念故人,也可能是对西园历史的一种追溯和缅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西园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人或历史的怀念。语言生动,情感深沉,让人读后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对西园的深深眷恋。

王士祯

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然传其衣钵者不少。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然辨驳议论多错愕、失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