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都事戴崧二牛图

东风吹浪翻平林,吴江咫尺移春阴。
牧童晓出不知雨,日暮归去清溪深。
一童驱牛涉古岸,草烟惨澹迷目观。
双蹄涌出层水间,苍峡蹴翻石云断。
一童踞策溪中流,溪风不动波悠悠。
恍然顾影惊自失,尚疑身跨苍龙游。
平澜远峰结寒色,至今宇宙留墨迹。
可怜三子人不识,我欲问之汉津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与牛图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童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画面感极强 诗的前半部分像放电影一样展现两个牧童的不同场景:一个在风雨中赶牛过河,牛蹄踏水溅起的浪花仿佛要冲破峡谷;另一个悠闲地骑牛渡溪,水面平静得让他恍惚觉得自己骑着龙。这种动静对比的画面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这幅画。

2. 童趣与自然的交融 通过牧童"不知雨"的天真、"惊自失"的可爱反应,表现出孩童与自然相处的纯粹快乐。特别是"恍然顾影惊自失"这句,生动刻画了小孩看到水中倒影时那种既惊喜又困惑的童真状态。

3. 艺术的生命力 最后四句点明这是幅画作,但诗人用"至今宇宙留墨迹"赞美画作逼真得仿佛永远留存在天地间。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画中人物命运的感慨,想向天上的仙人询问他们的故事,给画面增添了神秘感。

全诗妙在把静态的画作写得活灵活现,既有风雨中赶牛的紧张动态,又有溪中漫游的宁静意境,最后又回归到对艺术永恒的思考,层次非常丰富。诗人通过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会动的画,这正是古典诗词"诗中有画"的典型表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