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军中有感二首 其一

日南荒徼阵云开,喜得将军破敌来。
扫荡妖氛摧败叶,惊寒逆胆夺屯梅(地名)。
电飞宰相和戎惯,雷厉班师撤战回。
不使黄龙成痛饮,古今一辙使人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疆战争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喜悦和对朝廷决策的失望。

前四句写战场胜利:南方边疆战云消散,将军凯旋令人欣喜。军队横扫敌军如秋风扫落叶,吓得敌人胆战心惊,连地名"屯梅"都显得凄凉。这里用"败叶""惊寒"等自然意象生动展现了敌军的溃败。

后四句转向政治讽刺:像闪电般快速的是宰相习惯性议和,如雷厉风行般突然的却是撤军命令。诗人用"电飞""雷厉"的反讽,批评朝廷在胜利时急于求和。最后借岳飞"直捣黄龙"的典故,痛心历代都有这样功败垂成的遗憾。

全诗通过战场捷报与朝堂决策的强烈对比,展现了将士们浴血奋战与统治者软弱妥协的矛盾,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语言上善用比喻(如败叶喻敌军)和对比手法(前线胜利vs朝廷撤军),使批判更有力度。

彭玉麟

(1816—1890)湖南衡阳人,字雪琴,号退省斋主人。诸生。道光末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近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床,改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督水师破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战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名颇著。中法战争时,率部驻虎门,上疏力排和议。官至兵部尚书。卒谥刚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