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学习《易经》的感悟,用简单的生活场景比喻深奥的道理。
前两句说:当一个人真正钻研《易经》到明白其本源时,就会进入一种空灵专注的状态,连心思都变得纯粹透彻。就像手机清空了后台程序,运行速度特别快。
后两句用了个可爱的比喻:这种状态就像小孩子学写作文,用词造句完全凭直觉,写出来却意外地准确恰当。但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写时,他自己也说不出道理。就像我们突然灵感迸发写出好句子,事后却解释不清创作过程。
全诗最妙的是把玄妙的"悟道"体验,比作孩童写作文这种日常小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像孩子般保持纯粹直觉,该用的时候自然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这种"会但说不清"的状态,恰恰是真正掌握某种学问的标志。
张载
张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亢与张载、张协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