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作(四首选二)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乘船沿桐江前往杭州途中的山水风光,以及诗人对浙西景色的赞叹。

第一首写江上行舟的视觉变化:春日的桐江水绿得像油一样光亮,两岸青山一路相送。随着靠近杭州,山势从奇险逐渐变得明朗秀丽,景色越来越有江南的柔美气质。这里用"绿如油"的比喻特别生动,既写出江水的颜色,又表现出水面的平滑光泽。

第二首转向写诗人的创作感悟:诗人说自己太久没去天台山,连路都记不清了,但眼前的白云依然触手可及般低垂。他建议那些追求文章"逋峭"(指文笔曲折有致)的文人,不如来浙西看看真实的山水。这里用"白云低"这个细节,既表现山势之高,又暗示自然之美的感染力,比刻意追求文字技巧更有助于创作。

两首诗共同特点是:用朴素的语言记录真实感受,在平实的景物描写中蕴含深意。前首展现江南山水由险峻到秀丽的渐变过程,后首则通过自然景观说明创作真谛——好文章不是刻意雕琢出来的,而是要从真实的山水中获得灵感。诗中"绿如油""白云低"等通俗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景物的鲜明形象。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