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生以荔枝三百颗寄饷报诗四章 其三

东坡昔迁谪,海角挂孤光。林家赏红紫,翟舍叩昏黄。

义井独后汲,至味逡巡长。偶过荔枝港,累累照沧浪。

父老欣见留,及食邀过尝。海南一卷诗,字字含幽芳。

无入不自得,火宅生微凉。披猖今何世,敦俗忽已亡。

湿沫相呴濡,良厚诚可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苏东坡被贬海南时的生活片段,通过荔枝这个小物件,展现了逆境中的豁达人情。

前四句说苏东坡被贬到偏远海南,像月亮孤悬天边。他在林家赏花,去翟家串门,过着简单生活。"义井独后汲"指他谦让打水,等别人打完才去,这种等待反而让水更甘甜——暗喻从容心态能品出生活真味。

中间六句写偶遇荔枝的场景:荔枝港边果实累累映照江水,当地老人热情留他品尝。海南这段经历化作诗篇,每字都带着宁静芬芳。诗人赞叹苏东坡"无入不自得"的本事,能在烦扰人世(火宅)中保持清凉心境。

最后四句转向现实感慨:如今世道纷乱(披猖),淳朴民风消亡。人们像离水之鱼互相吐沫求生(湿沫相呴濡),这种艰难中的互助虽感人,却也让人心酸。

全诗用荔枝串起古今:既写苏东坡在逆境中发现生活甜味,又对比当下社会的浮躁。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困顿中保持品味生活"的能力,就像苦涩时尝到荔枝的甜。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