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著作挽歌
世业江湖侧,郊原休沐处。独言五日归,未道千秋去。
乡亭春水绿,昌阁寒光暮。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
归路秦城下,寒云惨平田。故园沧海边,绿柳覆平川。
送客异他日,还舟殊昔年。华亭有明日,长向陇头悬。
剑水千人石,荆江万里流。英英有君子,才德满中州。
明道俟良佐,惟贤初薄游。生涯一朝尽,寂寞夜台幽。
金堂策令名,仙掖居清位。鸣玉朝双阙,垂缨游两地。
朝夕既论思,春秋仍书事。何言鲁声伯,忽下琼珠泪。
令德弃人世,明朝降宠章。起居存有位,著作没为郎。
寒水落南浦,月华虚北堂。松门一长想,仿佛见清扬。
乡亭春水绿,昌阁寒光暮。昔为昼锦游,今成逝川路。
归路秦城下,寒云惨平田。故园沧海边,绿柳覆平川。
送客异他日,还舟殊昔年。华亭有明日,长向陇头悬。
剑水千人石,荆江万里流。英英有君子,才德满中州。
明道俟良佐,惟贤初薄游。生涯一朝尽,寂寞夜台幽。
金堂策令名,仙掖居清位。鸣玉朝双阙,垂缨游两地。
朝夕既论思,春秋仍书事。何言鲁声伯,忽下琼珠泪。
令德弃人世,明朝降宠章。起居存有位,著作没为郎。
寒水落南浦,月华虚北堂。松门一长想,仿佛见清扬。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为自己写的挽歌,用平静而深情的笔调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表达了对人世无常的感慨。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故乡与人生旅途(前八句) 诗人先描写自己的家乡:靠近江湖,有开阔的郊野。他提到自己曾经只想着短暂休假回家("五日归"),却没想到人生会突然走向终点("千秋去")。这里用"春水绿"和"寒光暮"的对比,暗示生命从生机勃勃到暮色苍凉的过程。他感慨曾经衣锦还乡的荣耀,如今却像流水一样消逝。
2. 中段:生命终点的景象(中间十二句) 描写送葬的场景:寒云笼罩着平野,故乡的海边绿柳依旧,但这次送别与往常不同,是永别。这里用"华亭"(象征富贵)和"陇头"(指坟墓)的对比,表现荣华富贵终成黄土。随后通过"剑水""荆江"的壮阔景象,暗喻自己一生的才德如江河般流传,但生命已如"夜台"(墓穴)般沉寂。
3. 结尾:功名与永恒的遗憾(最后十二句) 诗人回顾自己的仕途成就:在朝廷担任要职,为皇帝起草文书,参与国家大事。但突然笔锋一转,用"琼珠泪"(珍贵的眼泪)表达对生命戛然而止的不甘。最后描写死后景象:月光空照厅堂,松树掩映墓门,只能让后人依稀记得他的音容笑貌。
诗歌亮点: - 用平静的语气写死亡,没有悲号,反而更显深刻 - 通过家乡景物(春水、柳树)与葬礼场景的对比,突出生命无常 - 对功名成就的描写很克制,最后归于"松门长想"的永恒思念 - "昼锦游"(富贵还乡)与"逝川路"(生命消逝)的对比特别动人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像一位智者在生命尽头从容地整理自己的一生,既有对世间的留恋,又有超脱的平静。通过日常景物与深刻哲思的结合,让读者感受到:再辉煌的人生,最终都会化作松风明月中的一段记忆。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