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人老了之后看透红尘、回归自然的心境变化,充满豁达与宁静的智慧。
上片讲人生选择。开头直白地说"老了在人间没地方可去",看似无奈,实则是主动选择——感谢桃花林收留自己,暗示要隐居自然。接着用对比手法:从繁华红尘转身离开,就像退回到曾经的山水生活中;打开新住所的门,发现这里竟是一片清净天地。这种空间转换,实际是心境转变的写照。
下片写隐居生活。每天焚香静坐,看风吹散满地落花也不觉得可惜,因为已经找到了更珍贵的东西——最后两句是词眼:当你在眼前的生活里发现了属于自己的春天(内心的满足),自然就不再追问那些虚无缥缈的仙境了。这里用"玉霄云海"代指人们常追求的名利或长生,而作者认为真正的幸福就在朴实的生活里。
全词妙在把人生哲理藏在日常景物中。比如用"碧桃留我住"把桃林拟人化,显得亲切;"风散飞花"的景象暗喻放下执念;结尾的"自家春"更是点睛之笔,告诉读者:幸福不必外求,心安处即是春天。这种返璞归真的智慧,对现代人如何面对衰老、如何获得内心平静,依然很有启发。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