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自然现象比喻真理的永恒不变,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日可冷,月可热"用反常理的说法——太阳本该热、月亮本该冷,但诗人故意反着说,暗示真理超越常规认知。就像我们常说"太阳从西边出来"表示不可能的事,这里用反常现象强调真理的坚固性,连"众魔"都无法破坏。
后两句通过两个具体的生活场景解释什么是"真说"(真理):屋顶的泉水永远在流淌,台阶下的蟋蟀叫声越来越清晰。这两个画面看似普通,却藏着深意——泉水声和虫鸣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不受外界干扰,持续不断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存在。就像真理不会因外界质疑而改变,就像屋檐滴水终能穿石,微弱虫鸣也能让人感受秋意。
全诗妙在用日常所见表达深刻哲理:真理就像大自然的声音,平凡但持久,简单却有力。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最真实的道理往往就藏在生活细节中。
释子益
释子益(?~一二六七),号剑关,剑州(今四川剑阁)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初住隆兴府兴化寺。移住隆兴府云岩寿宁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福州西禅怡山长庆寺。三年卒。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有《剑关子益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林希逸所撰序。释子益诗,以辑自《语录》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