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经废寺

露槿霜枫秋满寺,瓦烟疏冷石床隈。
萧条更值寒风后,黄叶深于旧路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废寺庙的萧瑟景象,充满时光流逝的苍凉感。

前两句用"露水打湿的木槿"和"染霜的枫叶"点明深秋时节,整个寺庙都浸在秋意里。青瓦上飘着稀薄的炊烟,石头禅床孤零零地蜷在角落,这些细节让人感受到寺庙的破败冷清。

后两句通过对比强化了这种萧条感:寒风过后的荒凉,比深秋本身更让人感到寂寥;而满地堆积的黄叶,甚至比常年无人行走的青苔还要厚。这里用"深于"这个巧妙的比较,既写出了落叶之多,也暗示寺庙废弃时间之久。

全诗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破败景物的细腻刻画,自然流露出对时光无情、繁华易逝的感慨。诗人选取的意象如霜枫、瓦烟、石床、苔痕等,都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清冷韵味,让读者在感受凄凉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禅意。

林应亮

福建侯官人,字熙载,一作载熙。林春泽子。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有《少峰草堂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