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次巽兄中秋对月忆杭州韵
吴山立马瞰神州。左江流。右湖柳。海上潮来,摇动一天秋。
如此江山无限好,忍抛却,到于今,生客愁。
客愁。客愁。为谁愁。别杭州。恋杭州。五载浩劫一瞬过,如梦悠悠。
未必升平,歌舞此生休。佳节忆君千里隔,同望月,想团圆,独倚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中秋月夜思念杭州的复杂心情,充满家国情怀与个人感伤。
上片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展开:站在杭州吴山顶上俯瞰,左边是钱塘江奔流,右边是西湖杨柳依依。海上潮水涌来时,仿佛整个秋天都在摇晃。这些美景让作者发出感叹——如此壮丽的河山,怎么忍心抛弃它?可如今自己却成了异乡客,只能空对着月亮发愁。
下片聚焦"客愁"情绪,像回声一样反复强调。作者自问到底在愁什么?原来是对杭州的思念。离开杭州五年,经历动荡岁月("浩劫"指战乱或苦难),感觉像一场恍惚的梦。即使现在天下太平,也再难找回当年歌舞升平的快乐时光。中秋佳节思念远方的朋友,虽然同望一轮明月渴望团圆,却只能孤独地倚着高楼。
全词妙在将个人乡愁与家国情怀自然融合。写景时大气磅礴(江潮摇动秋天),抒情时又细腻真挚("如梦悠悠"的时光感慨)。最后"独倚楼"的画面,把那种欲说还休的惆怅感定格在月光里,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