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听琴效渔父辞

风入古松成节奏,泉奔幽磴响琮琤。
琴中弹意不弹声,猛拂朱弦灯焰落。
细敲玉版梦魂清,啼乌枝上月三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听琴的意境,通过风、泉、琴声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首先,诗的开头“风入古松成节奏,泉奔幽磴响琮琤。”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自然环境,风穿过古老的松树,形成一种节奏感;泉水在山间小路上奔腾,发出清脆的声音。这种自然景象为听琴创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

接下来,“琴中弹意不弹声,猛拂朱弦灯焰落。”这两句则转向了听觉的感受。诗人说,虽然琴声本身并没有发出声音,但是弹奏的动作却强烈地触动了琴弦,使得灯火摇曳,仿佛有某种情感在其中流动。

然后,“细敲玉版梦魂清,啼乌枝上月三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氛围。诗人用“玉版”比喻琴弦,暗示音乐的细腻和深沉。同时,“啼乌”指的是乌鸦的叫声,而“枝上月三更”则描绘了深夜的景象,月光洒在树枝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音乐的结合,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夜晚听琴的场景。诗人通过对风、泉、琴声、灯火等元素的描绘,以及“细敲玉版梦魂清,啼乌枝上月三更”这样的诗句,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夜晚听琴的氛围。

胡仲参

胡仲参,字希道,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胡仲参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