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 秋夜曲(一作秋夜曲)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壁闇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里的思念之情,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深的牵挂。

开头用"丁丁漏水"的声响,形象地写出夜晚的漫长难熬——就像听着钟漏一滴一滴的声音,让人感觉时间过得特别慢。天上轻云缓缓移动,月光时隐时现,这个动态的画面既写出了夜的静谧,又暗示着主人公辗转难眠的状态。

第三句写墙角秋虫整夜鸣叫,这种细微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衬托出主人公的孤独。最后一句点明主题:天气转凉,还没给远方的人寄去寒衣,祈求老天暂时不要降霜。这个朴实的愿望背后,藏着浓浓的牵挂和担忧。

全诗没有直接说"想念",但通过夜漏、月光、虫鸣这些细节,自然流露出对远方亲人的关怀。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句"寒衣未寄莫飞霜",就像普通人会说的家常话,却饱含深情,让整首诗既优美又接地气。

张仲素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