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译文及注释

汉将归来虏(lǔ)塞空,旌(jīng)旗初下玉关东。
将领们扫空敌营归来,高举旌旗直入玉门关东。
汉将:唐朝的将领塞:要塞玉关:玉门关。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三千战马放蹄飞奔,冷冷的落日沉入平原秋草中。

译文

译文
将领们扫空敌营归来,高举旌旗直入玉门关东。
三千战马放蹄飞奔,冷冷的落日沉入平原秋草中。

注释
汉将:唐朝的将领
塞:要塞
玉关:玉门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胜利后的边塞场景,语言简练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汉朝将军凯旋归来,敌人的营寨已经空空荡荡。战旗刚刚从玉门关东边撤回,说明军队是从西北前线胜利返回。这里用"虏塞空"三个字就巧妙交代了敌人已被彻底击溃。

后两句是经典的边塞诗画面:三千匹战马踏着高高的马蹄,在落日余晖下的平原秋草中行进。诗人没有直接写士兵,而是通过战马的数量和姿态,侧面反映出这支军队的雄壮。落日和秋草的背景既点明了季节和时间,又给胜利的场景增添了一丝苍凉的意味。

全诗最妙的地方在于用最少的文字传递了最多的信息:胜利的喜悦、军队的威武、边塞的辽阔苍茫,都浓缩在这28个字中。特别是最后两句,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把读者瞬间带入那个金戈铁马的古代战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