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游方山应诏诗

巡躅望登年,帐饮临秋县。
日羽镜霜浔,云旗落风甸。
四瀛良在目,八宇婉如见。
小臣窃自嘉,预奉柏梁燕(○古文苑九。《诗纪》五十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巡游时的壮观场景,以及随行臣子的荣幸心情。

开头写皇帝巡游的队伍停下脚步,眺望远方丰收的景象,在秋天的郊野设宴畅饮。阳光像镜子一样照亮结霜的河岸,云彩和旗帜在风中飘荡,仿佛要落到田野上。

接着写视野开阔:四海风光尽收眼底,八方天地仿佛近在眼前。这里用"四瀛"(四海)和"八宇"(八方)展现宏大的空间感,突出皇帝巡游时的气派。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小心思:作为随行的小官员,他暗自高兴能参加这场皇家盛宴。"柏梁燕"借用汉代柏梁台的典故,暗示这是高规格的皇家宴会,表达了自己能参与的荣幸。

全诗亮点: 1. 用"日羽""云旗"等意象把自然景物写得像皇家仪仗,烘托帝王气派 2. "镜霜浔""落风甸"的描写既有画面感又带着诗意滤镜 3. 小官员的窃喜很真实,让庄严的巡游场景多了人情味

王融

(467—493)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元长。王僧达孙。博涉有文才。举秀才,累迁太子舍人。竟陵王萧子良特相友好,为“西邸八友”之一。欲兴家业,上书武帝求自试,迁秘书丞。帝幸芳林园,禊宴朝臣,使融为《曲水诗序》,文藻富丽,当世称之。后子良复奉融为宁朔将军、军主。及武帝病笃,融欲矫诏立子良,事败,郁林王即位,收狱赐死。融文辞捷速,为永明体代表作家。今存《王宁朔集》辑本。

0